
天邑森林溫泉度假村
溫泉旅游,由于溫泉資源種類、開發與利用的角度不同,其產品分類也不同。從溫泉水質上可劃分為硫磺溫泉、碳酸氫鹽溫泉、氡溫泉等;從溫泉所處環境可分為森林溫泉、洞穴溫泉、海邊溫泉、草原溫泉、高原溫泉、峽谷溫泉、雪地溫泉等;從溫泉的功能上可劃分為養生溫泉、理療溫泉、美容溫泉等。其中森林溫泉因其森林的保健養生效果與溫泉的療養效果的良好結合,在各類溫泉類型中備受游客關注。
1 森林溫泉概念
森林溫泉是以溫泉開發為主體,注重森林環境的營造。溫泉產品及相關設施分散嵌入森林中,給游客提供良好的森林環境及獨特的溫泉泡池體驗。根據森林的營造方式,可分為自然式森林溫泉和人工式森林溫泉。
2森林溫泉景觀特色
森林溫泉景觀特色的形成,主要包括森林景觀、水體景觀、建筑景觀3個部分。
2.1森林景觀
森林溫泉最主要的特色就是森林,具有空氣潔凈清新、生態環境良好,森林景觀優美的特點。游客在享受溫泉時,可通過欣賞優美的森林景觀,吸收森林植物的精氣和空氣中的負離子,達到改善身心、休閑保健的功效。
2.1.1森林中的空氣
森林是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氣的“加工廠”。1公頃的楊、柳、槐等闊葉林每天能產生0.73噸氧氣,消耗1噸二氧化碳;1公頃的樹林一晝夜能分泌30kg殺菌素,林區空氣中細菌數量僅為城市鬧區的10%~15%。同時,配合溫泉產生醫療保健上的熱療作用,以及泉水所含礦物質對皮膚和肌肉的美容保健作用,能使游客得到心靈放松與身體改善。森林溫泉對某些慢性癥狀如壓力、情緒不良、睡眠不良、疲憊、關節僵硬、筋肉酸痛、支氣管炎、血液循環不良等具有改善效果。
2.1.2生態環境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森林溫泉的前提,如云南省安寧市金方日式森林溫泉,該溫泉在保留森林原始韻味的同時,將泡池及相關設施有機地融合到環境中,保護了森林,開發了溫泉,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江西明月山溫泉度假村,將露天溫泉設置在原始森林的峽谷里,游客在泡溫泉的同時可看到兩側的崇山峻嶺。
2.1.3森林景觀優美
森林植物在一年中具有色彩、季相、形體、姿態等多方面的變化,景觀四季不同,歷久彌新,如日本的紅葉溫泉,以當地色葉為代表,森林風景隨季節的變化而呈現不同的風貌,游客泡溫泉時感覺心曠神怡,溫泉亦聞名遐邇。

日本紅葉溫泉
2.2水體景觀
溫泉水體是溫泉景觀中的重要元素,山水結合,泡池在森林中既是泡池,也是景觀水池,如云南彌勒的湖泉溫泉,泡池依地勢而建造,溫泉設施分散在森林中,泡池以自然形態為主,純自然景石圍合,游客在森林半山中的溫泉泡浴時,可俯瞰浩渺的湖泉湖,湖光山色,景觀獨特,體驗自是不同。
2.3建筑景觀
建筑景觀的特色是以自然材料和傳統的木結構為主,建筑體量小巧、精致,融入森林環境。為使建筑在整體上有回歸自然的感覺,森林溫泉景觀的建筑體量不應過大,也不應有較大規模的商業建筑存在,能夠滿足游客休息、娛樂的需求即可。
在溫泉建筑方面,云南省安寧市金方日式森林溫泉的建筑設計較為成功。該森林溫泉是以直線型為主的大屋頂日式建筑,水平的線條與樸素的材料(如木材、茅草、石材等)將建筑與周圍的溫泉環境融為一體,營造了簡潔、肅穆的日式森林溫泉建筑。同時,當森林小屋屋檐和木板鋪裝遇到大喬木時,為保護原有良好的森林生態環境,均采用了挖空、避讓的原則,充分保護了原始森林,體現了人性化特色。

金方森林溫泉建筑
3森林溫泉景觀設計
森林溫泉景觀設計要科學、合理地利用森林資源,開展溫泉療養活動,使森林的觀賞作用、生態作用、保健養生作用與溫泉的休閑療養作用達到和諧統一,為游客觀賞森林景觀、享受溫泉提供最佳的景觀效果。
3.1定位
通過對溫泉項目場地的重要信息、限制條件做出評估與判斷,得出項目定位。森林溫泉項目是以溫泉作為重要開發對象,場地具有優質溫泉資源是必備條件。
對場地進行實地考察,主要從場地內的森林資源是否適合建設溫泉項目出發。如項目場地本身具有一定的森林資源,且該森林資源適合營造溫泉項目,該場地可定位為自然式森林溫泉;如項目場地的森林資源不適合營造溫泉項目,或者該場地無森林資源,可根據項目需求對該場地改造、設計,并定位為人工式森林溫泉。建設自然式森林溫泉需要考慮的是:植物類型、森林大小、森林與溫泉位置關系等。
1)植物類型:首先因溫泉暖濕的性質,植物類型的選擇排除考慮當地特殊環境因素(如耐鹽堿、抗風等),最重要的是植物的耐水性(由高到低)、耐蒸汽(由高到低)。如場地內的植物明確指出不耐水濕、不耐蒸汽,那么這種森林不適合;其次,考慮植物精氣含量和空氣負離子(由高到低)。含量不足,不足以增強游客體質。
2)森林大小:小規模的森林無法符合游客對森林溫泉的理解以及森林溫泉的私密性要求,因此,規模過小、林木密度過小的森林不適合。
3)森林與溫泉的位置關系:必須是小環境上的交叉與融合。如果游客在泡溫泉時,抬眼望去,無法感受到森林的靜謐與舒適,那么這種森林也不適合。

寧海森林溫泉
3.2開發措施
3.2.1自然式森林溫泉
森林溫泉吸引游客之處就是其與眾不同的生態環境。因此,在自然式森林溫泉開發上,必須以保護森林生態環境為首要條件,遵循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的原則,保持原有的自然野趣與保健養生效果。開發措施如下:
1)突出其森林景觀,充分利用林木資源,避免過多破壞原有森林生態環境,避免大興土木。
2)對林相單一、缺乏變化的森林,可適當改造。
3)對森林環境中的植物精氣含量和空氣負離子進行測定,如含量不足,可適當增加精氣成分含量高的植物,如香樟、檸檬、黃連木、松樹等,以改善森林環境。
4)檢查森林環境中是否存在釋放有害氣體的植物,如有,應砍除。
5)溫泉泡池的設計要與周圍的森林環境相協調,減少對森林環境的沖突,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共享模式。
3.2.2人工式森林溫泉
項目場地內沒有森林資源或森林資源不適合營造溫泉項目,應根據項目需求對該場地改造、設計為人工式森林溫泉。
1)森林植物配置原則
在人工式森林溫泉森林植物的配置上,應選擇鄉土樹種,具有明顯季相變化,喬灌草多層次且多為喜溫暖濕潤的植物共同混合組成的植物群體,以營造良好的森林溫泉景觀氛圍。
溫泉場地內應種植能適應濕度較大、溫度較高環境的植物,且針闊混交,樹齡大、樹冠大較好。如云南省安寧市金方森林溫泉上部空間多采用具有日式庭院代表性的細葉類植物,如云南油杉等,營造了良好的遮蔭、清涼的效果;下部空間由于濕度大,多采用蕨類、八角金盤等,并且利用了層次較為分明的植物營造出泡溫泉的私密空間。
設計過程中盡量避免將旱生植物與濕生植物同時栽種,以免影響植物的存活率以及最佳景觀效果;若景觀需要,不得不同時栽種時,盡量將不耐熱、不耐濕的植物遠離泡池,或進行隔熱、防水層處理。并在養護過程中注意控制該植物的需水量,避免因排水不暢而影響植物的生長。
2)森林與泡池的位置關系處理
森林溫泉概念的成立,一定要保證溫泉為開發的主題對象,森林為輔助對象,但森林的規模過小或與溫泉不能在空間上或視覺通道上疊加,也不能吻合旅游者離家前對所持有的關于森林溫泉的預先想象。在森林溫泉的設計中,森林的密度要適度,不宜過大也不宜過小。場地條件允許時應保持不同林分密度的變化,以林緣作為游客視線的最佳觀賞部分。同時,森林的設計可為多層結構,注意道路兩側林緣的變化,并保持林木與溫泉泡池間的距離,以游客眼睛觀賞到為宜,使游客能欣賞林上深遠之美,又能感受林下溫泉的舒適。
森林溫泉作為一種溫泉開發形式,森林環境中空氣清潔、濕潤,氧氣充裕,游客置身于幽林深處的溫泉中,既可享受溫泉浴,又可享受森林浴,既得到身體的放松,又得到心靈的休息與凈化,但在開發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森林環境的保護及特色的營造,避免同質化的競爭。(劉興元 高成廣)

江西明月山溫泉度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