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森溫泉設計專家認為,影響溫泉度假村規劃設計的因素可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部分。內部影響因素包括溫泉資源價值、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豐度、溫泉旅游文化特色;外部影響因素包括客源市場、交通條件、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空間集聚和競爭等。
內部影響因素
1.溫泉資源價值
溫泉資源是溫泉度假村規劃設計中決定選址的客觀必要條件,可以從地質地貌背景、水質、溫度、流量等因素來評價溫泉旅游資源的開發價值。
地質地貌背景決定溫泉的穩定性、溫泉地的地貌景觀特色和開發用地條件;水質決定溫泉的治療功能;溫度和流量決定溫泉的儲量,進而影響溫泉旅游開發的容量規模和旅游地持續發展的能力。溫度、流量和溫泉的治療功能對溫泉旅游開發的影響最大,并成為吸引旅游者的主要因素。
2.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豐度
溫泉旅游淡旺季差異是溫泉旅游開發不可回避的問題,綜合性旅游開發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溫泉度假村周邊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豐富程度是溫泉旅游綜合開發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一般情況下,溫泉度假村擁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種類越多、資源級別越高,其整體旅游吸引強度則越大。
3.溫泉旅游文化特色
溫泉旅游實際上是旅游者對溫泉旅游地沐浴文化的體驗,溫泉旅游開發就是溫泉沐浴文化的塑造。好的溫泉需要很好地塑造溫泉旅游文化特色,將溫泉單一療養的物化享受,提升到符合現代消費的文化、精神層面,發展成為一種以健康文化為主題的休閑度假旅游,并圍繞主題文化從自然景觀、建筑風格、園林設計、服務方式等方面進行支撐。
外部影響因素
1.客源市場
大型溫泉度假村規劃設計需要較理想的城鎮群為依托,以達到或超過維持經營所需的門檻游客量。目前各大溫泉度假村的客源市場主要以國內為主,而且80%的游客集中在4小時交通半徑范圍內的周邊城鎮群。這就要求溫泉度假村選址在經濟發達、人口眾多的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周邊地區,以保證有良好的客源市場條件。
2.交通條件
溫泉度假村規劃設計除了有良好的客源市場支持以外,還必須與城市有高等級公路等便捷的內外交通聯系,即旅游地的可進入性條件要好。如云南保山邦臘掌溫泉,雖具有良好的資源條件,但惡劣的可進入性條件導致溫泉開發一直停留在資源簡易利用上,游客也僅限于周邊的居民。保龍高速公路和泛亞鐵路西線的竣工大大改善了旅游地的可進入性條件,使來滇游客可在3-5小時交通半徑范圍內抵達,便利的交通條件將為其帶來了大量的游客。
3.區域經濟發展水平
溫泉度假村投資和開發規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的溫泉度假村主要集中在北方遼沈和京津唐等重工業發達的地區,而且以建設小規模的溫泉療養院為主,如北京的小湯山溫泉療養院、遼寧的湯崗子、熊岳和千山溫泉療養院;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重心向沿海地區傾斜,南方地區尤其是廣東,涌現了大量大規模、高投入的以建設高級別墅區和大型露天溫泉為特色的溫泉度假村,投資額大多上億元,開發規模大都成百上千公頃。
另外,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對溫泉度假村的影響還表現在游客消費能力上。大型溫泉度假村的高投入需要靠高消費、高門票來保證其生存發展,這要求其客源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及消費能力。
4.空間集聚和競爭
溫泉出沒的地質條件決定了同一區域內會有多個溫泉出現,造成同一區域內溫泉度假村產生空間競爭。當同一地區有多個高投入、高門票的溫泉度假村同時出現時,游客往往會選擇地位級別、知名度高的溫泉旅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