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旅行發布泡湯報告: 90后最愛泡溫泉
1月16日,美團旅行發布《2017年溫泉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基于美團旅行過億海量用戶評價及消費行為數據,對2017年溫泉游進行全面的剖析,以探索“泡湯”風靡的原因。
數據顯示,90后擊敗85后成為最愛溫泉游的群體;相比男性,周到體貼的女性消費者撐起溫泉游“半邊天”。
從出行時間來看,每年的12月至次年2月是溫泉游的高峰期,頂峰則出現在農歷春節當月;南方溫泉游火爆程度高于北方,廣東人最愛泡溫泉;溫泉游具有“沖動型”消費屬于,當天下單當天消費者居多。
因溫泉分布較為集中,當消費者將出行意向定位到臨潼、咸寧、峨眉山、從化、鞍山或丹東時,更多人會直接選擇瀏覽和預訂溫泉酒店,因此上述地區或可被稱為“溫泉之鄉”,臨近的陜西、廣東、遼寧等地消費者也因近水樓臺先得月而十分喜愛溫泉類產品。
90后最愛溫泉游,85后位居第二
今年,年齡最長的90后已28歲,從生活喜好、閑暇時間等各個方面來看,都是溫泉游出游需求最為旺盛的一族,他們在溫泉游上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美團旅行數據顯示,95后群體最熱衷溫泉游,占比最高約為26%,而一向被視為旅游消費中堅力量的85后群體在溫泉游上卻輸給了90后,占比為22%位居第二,80后占比約為15%。
泡湯不只在北方受寵,廣東人最愛溫泉游
在大眾的認知里,泡溫泉似乎是北方人的“專利”,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美團、大眾點評超六億用戶數據顯示,在2017年溫泉游客源地TOP榜單上,廣東省成為全國溫泉游客源地榜首,緊隨其后的是遼寧、重慶、北京、江蘇。
事實上,廣東省消費者愛溫泉并非偶然,廣東是國內現代溫泉旅游業的發源地,早期的金山溫泉、清新溫礦泉、珠海御溫泉,在國內將溫泉與娛樂相結合,通過旅游的形式使溫泉迅速向大眾普及,隨后開休閑養生為特征的現代溫泉旅游先河,為全國溫泉同行提供了樣本。
全家出游女性買單,女性消費者撐起溫泉游“半邊天”
隨著消費觀念的變化,女性游客在旅游消費中已撐起“半邊天”,這在溫泉游中表現較為明顯。數據顯示,在溫泉游用戶中,女性用戶占比為58%,遠高于男性用戶。
女性經濟日益獨立,加之女性周到、體貼的天性,大部分家庭的出行決策由女性作出。不管是在近年來火熱的親子游,還是年輕情侶的出行,女性都占據著決策主導權。
復購率最高,溫泉游用戶“最長情”
在剛剛過去的元旦小長假,美團旅行平臺溫泉類產品銷售火熱,整體訂單量是2017年10月的178%,是2016年同期的156%。這只是溫泉游的首個小高峰,美團旅行大數據顯示,溫泉游從12月開始進入旺季,持續到次年2月結束,峰值出現在農歷新年當月。
從用戶購買習慣來看,溫泉游用戶復購率(即消費者多次購買同一產品)在所有品類中占比最高,可謂最“長情”的消費者。數據顯示,在溫泉季購買過溫泉產品的用戶再次購買時90%都會購買同一款溫泉產品;溫泉用戶的再次消費時間間隔在3天以上占比在75%左右,其中間隔15-60天占比最大,為18.65%。
春節假期將至,溫泉產品迎來最高峰
縱觀2017年溫泉季熱門溫泉目的地榜單,成都溫泉目的地TOP5是成都溫泉目的地、成都天堂島海洋樂園、魚鳧國都溫泉大酒店、青城道溫泉、四季溫泉谷、新濠溫泉。美團旅行大數據顯示,在即將到來的春節長假,周邊溫泉游將是最熱門主題之一,帶溫泉的景區、酒店預訂量同比大幅上漲,其中,北京順景溫泉、珠海御溫泉等成周邊游最火爆的溫泉景區;北京春暉園溫泉度假酒店、廣州碧水灣溫泉度假村等人氣更旺,溫泉+住宿使得許多溫泉酒店“一房難求”局面。
霧凇、滑雪、溫泉成游客消費熱點
寒冬臘月,松花江畔。清晨的氣溫已逼近零下30攝氏度,一江“暖水”穿城而過,升起裊裊白霧。霧氣遇極寒,凝霜在枝頭,吉林霧凇由此形成。“名不虛傳,真是千樹萬樹梨花開!”來自廣東的游客曲先生發出由衷感嘆。
這個冬天最熱門的景點在哪里?近日,螞蜂窩旅行網聯合界面推出2018年1月“旅游蜂向標”,大數據顯示,吉林霧凇島的關注熱度迅猛上升,目前在國內旅游目的地熱度增幅榜中排名第二,僅次于長白山。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1月11日,霧凇島全域接待游客29.9萬人次,同比增長36.53%;實現旅游綜合收入超過4500萬元,同比增長36%以上。
這只是吉林做大做強冰雪產業的“冰”山一角。2016年,吉林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做大做強冰雪產業的實施意見》,提出建設以“冰雪旅游、冰雪體育、冰雪文化”為核心的“3+X”冰雪產業鏈,構建冰雪產業發展的目標體系、產業架構,完善有關保障措施,推動“白色經濟”發展。“起步雖晚,但追趕不慢,我們提出高位推動、政策驅動、產業聯動、營銷促動的發展策略,引領吉林冰雪強勢崛起。”吉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楊安娣說。
“春節前后是我最忙,但也是最開心的一段時間!”前年返鄉創業的吉林二合雪鄉孫家大院的“女掌柜”孫琳琳告訴記者,這一冬保底能掙個八九萬元!
據了解,吉林省目前已形成冰雪休閑度假、冰雪溫泉養生、冰雪觀光體驗、冰雪民俗史跡四大產品體系,滑雪、溫泉、霧凇、民俗已成為旅客的消費熱點。
吉林地處世界三大黃金冰雪帶之一,天然的粉雪與平均零下10攝氏度左右的氣溫是廣大冰雪玩家的最愛。目前國內占地100公頃以上的滑雪場共有4家,其中3家坐落在吉林。優質的冰雪資源為產業融合提速提供了可能,截至目前,吉林已組建2個國家滑雪綜合訓練基地,舉辦了16場國際國內大型冰雪賽事;300多萬人次參與“玩冰踏雪、健康吉林”全民冰雪活動季。“奧運在北京,體驗在吉林”已成為國內不少冰雪運動發燒友的共識。
冰雪裝備制造聯動發展,長春、吉林、四平和遼源依托產業基礎,謀劃開發冬季戶外運動服飾與冰雪裝備產品,省內品牌百凝盾冰鞋已成為國家速滑隊隊員比賽首選,金侖集團室內滑雪模擬器實現國產化突破。
配套設施加速完善。吉林提出推進“運游一體化”機制試點,全省新增旅游運輸線路10條。國家旅游局還批準在吉林設立全國唯一的國家冰雪旅游人才培訓基地,5年內將培訓冰雪教練員、講解員、導游員及管理人才1.2萬人。
去年入冬以來,吉林進一步加強旅游市場秩序監督檢查工作,保持旅游市場綜合整治的高壓態勢,緊盯旅游市場非法行為、“不合理低價”等重點問題。“霧凇形成的水汽是暖暖的,我們更要讓游客的心暖暖的。”楊安娣說。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吉林省冬季冰雪旅游接待游客6199.08萬人次,同比增長19.36%,實現旅游收入1160億元,同比增長27.12%。當下,吉林冰雪旅游產業繼續升溫,冰雪旅游,已成為吉林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