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是人類最早的聚居形式,它由若干個“家”聚集而構成。歷史上大多聚落的形式與專業的建筑師無關。隨著經濟和社會分工的不斷專業化、政治的差異化以及群落的擴大化,導致了住所和聚落在形制上的模式化,影響了聚落內部的邏輯,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聚落之間極大的差異性。
聚落文化衍生溫泉度假區業態的表現及設計
以聚落文化展現延伸的溫泉度假區規劃通常按空間功能進行分區,分為溫泉酒店區、特色商業區、度假別墅區。將服務、旅游、居住并置混居,延續村落社區自身新陳代謝能力。
各區域按其空間的功能賦予不同的聚落特征,保持溫泉度假區與原住民區之間的生活居住功能,通過特色商業區來尋求旅游業與傳統農林業、手工業之間的平衡。
通過道路的線性連接,形成以中心酒店為中心的組群布局系統,營造高端度假酒店的尊貴氣質,達到“新”、“獨”、“特”、“專”的設計要求。
軸線中心為中心酒店,周邊散落鄉野的院落式別墅客房、園林式的總統套房、溫泉公園區。區內點綴棧道、碼頭、古榕、小橋流水,這是久居城市的人們對親近自然的渴望。只有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才能確保地域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特色商業區建筑以“高腳樓”、“聯排木屋”的形式,小巷臨渠,房屋順應地勢高低錯落,形成曲折有致、凹凸變化的街巷走勢。修建庭院圍墻、巷道以石板鋪地,力求延續古鎮的風貌,避免過度設計帶來的緊張感,體現農耕文明社會自給自足的自然文化。商業業態以茶館、土特產商鋪、中醫養生館、書院、酒樓等鄉土文化氣息為主。
山地的度假別墅區依山就勢,建筑隨等高線變化逐漸提升。聚落沿等高線呈線性布局。每組建筑的交通街巷與等高線垂直。建筑合院式,形成層層疊疊的典型山地景觀意象。
地域主義的建筑觀
建立整體地域主義建筑觀,不純粹追求對傳統摹寫,同時對傳統元素進行抽象和提煉,使表達歷史和文化的途徑多元化和個性化,創作出形神兼備的作品。
整體地域主義尊重地區自然與文化環境,保持地區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自覺尋求現代建筑與地區文化真實的結合,延續古老文化的內在生命。
圖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