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森溫泉設計院 發布時間:2023-12-15 閱讀量:0
溫泉酒店作為酒店類型中的一種,以溫泉為載體,擁有優美的環境和獨特的主題氛圍及歷史文化。21世紀后溫泉度假酒店百花齊放,人們的需求逐漸從旅游休閑向度假養生轉變,各種形式的度假酒店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競爭加劇,溫泉酒店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通過空間氛圍設計,海森溫泉旅游設計研究院以設計主題性強、獨具特色的溫泉度假酒店為目的,深入研究營造空間氛圍的設計手法,并以傳統日式建筑空間為例進行分析、理解和應用。
度假酒店的定位及針對人群會根據酒店本身的設計品牌、發展規劃及地理環境因素而定。從普通大眾到高端商務,現有的度假酒店能完全滿足,有的酒店根據自身的設計理念或營銷手段能滿足不同階層的休閑度假需求。

當前溫泉度假酒店行業主題較模糊,特色不鮮明,缺少獨特的文化內涵,出現大量相似性度假酒店,造成形象屏蔽,無法樹立自身文化品牌,也沒有形成特有的形象識別系統,無法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品牌印象,影響消費者在溫泉度假酒店的選擇。要想改變這一現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通過酒店空間氛圍的營造產生不同的文化主題,以吸引更多顧客。
氛圍營造是綜合性的設計過程,包含氛圍空間的營造和文化氛圍的營造兩個主要部分。在進行氛圍營造時,先確定主題,并考慮為凸顯這個主題需要怎樣的氛圍空間與文化氛圍,周圍的環境能否與之符合,建筑形式應如何滿足氛圍空間的主題最重要的是要滿足當地的地域文化,不能突破限制。
氛圍空間的設計需要考慮空間尺度的變化,空間尺度可被人直接感受,不同的尺度帶來不同的感受,空間的形成也是其他設計因素形成的前提,在此尺度空間中通過陳設和裝飾營造主題氛圍。充分利用室內陳設裝飾空間,不但能有效烘托室內的主題氣氛、渲染空間意境,還可以使整個空間增加層次感和豐富感。當然,陳設和裝飾的位置與樣式應極大地體現營造的主題。
設計師在設計主題空間時通常會運用某些特色形態符號進行展示,這些符號看似簡單,實則具有某種獨特、不可替代的象征意義。在同一空間中不同顏色帶給人不同的感受,并影響人的情緒,使人融入設計師想要營造的空間,因此,色彩是最直觀的表達。色彩不僅體現在裝飾和陳設上,更重要的是不同的色彩能引發人們的聯想。因此,合理應用配色營造主題尤為重要。

成熟的主題酒店不能脫離文化氛圍的營造,否則只是浮于表面,刻意而為。在進行文化氛圍營造時也有多種方式,可通過最基本的視覺營造體現,如酒店中與主題相應的陳設、裝飾都是文化營造的一種形式,從室外進入酒店,陳列與裝飾能第一時間讓人們感受濃厚的文化氛圍。
主題酒店最重要的是提升顧客的體驗感,主題酒店在展示文化的過程中,還要利用各種環境進行有效渲染,在此背景下,顧客被相應的文化內涵所吸引,并對這些文化進行深入討論,如積極探究當地的地域文化,使之合理結合,顧客在感受主題氛圍的同時也體會到一種人文關懷。要對主題進行延伸與更新,保持主題氛圍的新鮮性與持久性,并進行多樣的拓展。
日式空間作為主題空間中的代表之一,因其充滿文化底蘊與極具特色的空間形式,故被大眾熟知且充滿吸引力。日式和風室內藝術氛圍主要來自日式和風建筑。日式和風住宅是在日本平安時代模仿中國的古代建筑而興起的住宅建筑風格,當前日本京都等地的日式建筑甚至日式和風室內都能看到中國古代建筑的影子,但因為日本對于禪宗的堅持與向往,日式和風空間相較于中式空間更加簡約,色調清新簡單,崇尚自然,貼近自然。
1.空間形成
對于室內空間的劃分來說,日式空間不同于其他風格的空間,其使用平開門、墻體進行空間劃分,多采用日式傳統的木框紙質推拉門和屏風進行空間劃分,既不會占用過多空間,也不會因門窗帶來的大幅空間內線條交叉而打破空間的整體性。日式空間的地面往往采用架高處理來打破豎向空間上的單一性,由于室內空間地面的升高,減少了室外地面濕氣的傳遞,使室內更加干燥,如日本傳統的榻榻米,客人席地而坐更貼近大地,是日式空間對于禪宗思想的體現。
2.茶室
日本在茶道上有獨特的文化傳承并融入建筑空間上。茶文化能提升空間感,再融合豐富的日本文化,營造出的空間更充滿意蘊。初期的茶室只是普通和室的一部分,用屏風隔開,用于茶會。茶室由茶室本身、水屋、門廊(待合)及甬道(露地)組成。茶室不同于普通房間,它的空間較小,一般容納5人左右,室內布置簡單卻極為講究。
室內分隔形式與傳統日式和室無太大區別,都采用木質薄紙的門和障子,色彩簡潔卻不單調,灰與白的障子,不同深淺程度的棕色或褐色竹制、木質屋頂與地板分隔,地面則有淡綠色的榻榻米,茶室中間設有茶道設施,上座設有壁龕。壁龕是為了陶冶客人情操而設置畫軸和鮮花之處。茶室中處處體現禪宗思想,不僅使和室的氛圍更純粹,也是一種精神與文化的傳遞。

3.客房
對于酒店來說,客房十分重要。傳統和室與茶室的構成相差無幾,但客房是供人休息住宿的空間,比茶室多了一些溫馨和親和。材質上,日式傳統的竹與木必不可少,兩者應以不同的顏色呈現在房頂與地板上,色彩與材質對比形成的二元性更能體現對天空與大地的模仿與崇敬。茶室以壁龕為中心,客房中睡床之間常設置裝飾用凹室,供人懸掛字畫、擺放插畫等。
除強調布局外,房間中的開窗與采光也極為講究。傳統日式和室的門窗,邊角線避免使用曲線,而是使用方形或直線,天窗也是方形。對于房間采光來說,傳統的四疊半房間采光不能過于明亮,應通過建造矮垣或在庭院里植樹等方式適當遮擋外界射入室內的光線。現今酒店客房的面積遠大于四疊半,要營造真實的氛圍體驗,也不能開大玻璃窗,房間采光應通過院子里的植被過濾后射入房間,而對于1層的客房甚至可直接到達室外庭院。為使這種無力、靜寂、虛幻的光線悠然沁入廳堂的墻壁,特意涂抹成淺淡柔和的沙壁。

4.建筑與庭院
對于日式建筑來說,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古建筑,日本古建筑的靈感來源于中國古建筑,因此,不僅外形,甚至結構都極為相似,如傳統的坡屋頂、斗拱、挑檐等(見圖)。但日本古建筑根據本國文化與地理有所改變,例如,由于日本是地震多發國家,因此對于承重來說,室內均使用木格子作為隔墻,而斗拱也始終作為承重結構。

日式建筑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審美的進步不斷豐富,其代表性的元素始終能夠找到,最明顯的就是庭院式建筑。在日本,一所獨立的住宅,無論是“町”或“長屋”,都有與之相配的庭院,最典型的配置就是住宅、外廊加南側的庭院,這是絕大多數日式建筑的代表。
在建筑氛圍營造時室內與室外通過廊道灰空間進行結合形成整體,三者缺一不可。日本庭院與中國庭院不同,中國一般為內庭院,建筑圍繞庭院,以四合院為例;而日本則是外庭院,庭院與建筑并列,人們坐在廊道或榻榻米上欣賞庭院景觀。景觀則以枯山水為代表,以沙為水,靜觀一山一石一樹,將大自然抽象于庭院中,將禪宗思想完美體現。
(1)對于溫泉度假酒店設計來說,要做好定位,溫泉度假酒店的本質是商業型建筑,即使還原日式氛圍,依然要滿足商業性,例如,在客房的設計上既要滿足傳統日式風格,也要進行一定的商業化,傳統的四疊半空間顯然不能滿足當代度假酒店住宿的需求,所以需要靈活改變。此外,傳統日式建筑層高較低、層數較少、建筑密度大、容積率小,為滿足商業性要求,需在滿足傳統日式建筑造型的基礎上增加層數和容積率等。
(2)在滿足商業化前提下,空間布置要向傳統日式空間靠攏,大空間應以建筑與庭院緊密結合的方式布局為主,可根據不同的建筑形式對庭院進行調整,但一定是建筑與庭院成組出現。內部環境在滿足基本商業性空間要求的前提下,適當減少相較于一般酒店的商業性空間,相應增加如茶室、庭院、枯山水等文化氛圍較濃的空間。溫泉度假酒店的主角是溫泉,可改變傳統會所形式的內部溫泉,向傳統日式湯的形式靠攏,這也是環境營造的一種。
(3)細節的刻畫,從空間布局、內外結合,直到每個空間中的材質、配色、陳列、開窗等都需要單獨考慮,不能只做表皮而忽略細節對整體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