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森溫泉設計院 發布時間:2025-09-05 閱讀量:0
當都市喧囂填滿感官,人們對“沉浸式療愈”的渴望愈發強烈。溫泉本是自然賦予的療愈載體,而創意的溫泉設計手法,能打破“泡池”的單一形態,讓山景入框、木石傳溫、光影映心,構建出一處讓身心與自然深度相融的療愈空間。
1. 借景設計:打破室內外邊界
在打造沉浸式自然療愈空間時,借景設計是關鍵的第一步。通過大面積落地窗、開放式露臺或半戶外溫泉池,能夠將室外的自然景觀如山林、溪流、植被等引入室內空間,從而形成獨特的 “框景” 效果。這一設計手法使得自然景觀成為空間的一部分,能在泡溫泉是營造出深入自然環境的意境。
日本箱根的溫泉酒店就是借景設計的典型代表。它們的項目設計利用周圍的山地地形和四季變化的山景,以窗為畫,將連綿的山巒、茂密的森林以及不同季節的花卉等自然元素引入室內,游客泡湯的過程中,景色就像一幅動態的自然畫卷,隨著時間和季節的變化而變換。這種視覺上的延伸感從游客進入酒店的那一刻便開始發揮作用,讓游客的神經逐漸舒緩,身心得到放松。


2. 原生材料:接觸自然
選用木材、石材、竹編等天然材質也是打造自然療愈空間的重要方式。這些材料保留了自然賦予的原始紋理與質感,能夠給人帶來溫暖、質樸的感覺。
芬蘭的玻璃穹頂溫泉酒店在設計中大量運用本地松木與火山石。從房間的墻面到溫泉泡池的邊緣,游客都能觸摸到這些天然材料,感受到它們傳遞出的自然的溫暖與粗獷。云南的一些溫泉度假村則以紅土磚與茅草頂來呼應地域風貌,紅土磚的質樸和茅草頂的自然氣息,讓游客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喚醒了人體對大地的原始親近感。這些原生材料不僅在視覺上營造出自然的氛圍,更在觸覺上為游客提供了與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 ,使整個溫泉空間充滿了自然韻味。


1. 入口過渡:營造身心切換的“緩沖帶”
讓游客進入溫泉區的那一刻,像是踏上了一段從喧囂到靜謐的旅程。在這個過程中,入口過渡空間的設計至關重要,它就像是一個 “緩沖帶”,幫助游客實現身心切換。
設計曲折步道是一種常見的手法,它能夠引導游客的腳步,使其自然地放慢速度,感受空間的變化。在步道周圍,搭配枯山水庭院或水幕景觀,更能營造出寧靜的氛圍。潺潺的流水聲可以覆蓋外界的噪音,讓游客逐漸沉浸在溫泉區的靜謐之中。
京都溫泉旅館的入口常常采用低矮門廊搭配碎石小徑的設計,當游客從明亮的戶外走進相對柔和的室內空間時,光影的漸變會給人一種潛意識的 “脫軌” 暗示,宛如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從而完成從日常到療愈的心理過渡。這種設計讓游客在踏入溫泉區的瞬間,就能感受到內心的平靜與安寧。

2. 動靜分區:平衡私密與開放體驗
動靜分區的設計可以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讓他們在享受溫泉的同時,感受到安全感與沉浸感。
在公共溫泉區,可以采用階梯式布局或植物屏風來劃分空間。階梯式布局能夠使不同高度的泡湯區域之間形成自然的分隔,同時也為游客提供了不同的視野角度,既保證了泡湯者之間的視線交流感,又通過半遮擋設計避免了暴露感。植物屏風則利用自然的植物元素,如竹子、灌木等,營造出一種半私密的空間氛圍,讓游客在享受公共泡湯樂趣的同時,也能擁有一定的私密空間。

對于私人湯屋,其設計更注重私密性。以高墻、綠籬或霧化玻璃隔絕外界,能夠有效地阻擋外界的干擾和視線。內部引入獨立庭院或天窗觀星的設計,則為游客打造了一個 “與世隔絕” 的專屬空間。
巴厘島臺東知本溫泉度假村的公共池區利用火山巖錯落堆疊,形成了天然的屏障,既增加了空間的層次感,又保證了游客的隱私。而私湯則嵌入懸崖邊,以無邊際池面銜接大海,讓游客在享受溫泉的同時,仿佛與外界隔絕,沉浸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獲得無與倫比的安全感與沉浸感。


1. 聽覺:自然白噪音的療愈密碼
聽覺在營造沉浸式自然療愈空間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自然白噪音則是其中的關鍵元素。在溫泉區,通過隱藏式安裝音響系統,可以循環播放流水、鳥鳴、風吹竹林等自然音效,讓游客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這些自然聲音能夠有效地降低壓力激素水平,幫助游客放松身心。
人工水景也是創造原生環境音的重要手段。比如,設置疊瀑、涌泉等人工水景,它們產生的水流聲能夠為溫泉區增添自然的氛圍。
臺灣陽明山溫泉度假村的設計就十分巧妙,在湯池下方設置水療噴頭,水流撞擊池壁產生的低頻震動,與遠處山澗傳來的聲音相互呼應,形成了和諧的和聲。這種獨特的聽覺體驗,經科學驗證可降低皮質醇水平,從聽覺層面啟動身體的放松機制,讓游客在享受溫泉的同時,也能沉浸在自然的聲音中,獲得身心的放松。

2. 嗅覺:地域植物的芳香療愈
嗅覺是五感療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地域植物的芳香能夠為游客帶來獨特的療愈體驗。提取當地特色植物香氣,如檜木、柚子、薰衣草等,通過冷香儀或湯池草藥包釋放淡淡芬芳,能夠讓游客在享受溫泉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
日本北海道的溫泉酒店在這方面做得十分出色,它們在更衣區設置檜木熏蒸房,檜木木材的天然揮發性物質不僅具有抗菌的功效,還能讓游客在放松身心的同時,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氣息。泰國清邁的度假村則將蘭納王朝常用的香茅、姜黃融入泡池,這些植物的香氣不僅為游客帶來了獨特的嗅覺體驗,更成為地域文化與療愈體驗的雙重載體。當游客沉浸在泡湯的樂趣中時,這些香氣能夠喚醒他們嗅覺記憶中的寧靜感,讓他們在享受溫泉的同時,也能領略到當地的文化風情,獲得身心的雙重放松。


3. 觸覺:溫度與材質的層次設計
觸覺體驗能夠讓游客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溫泉空間的舒適與放松。從更衣室的溫暖(26℃)到休息區的涼爽(22℃),再到泡池的溫熱(38 - 40℃),通過漸進式溫度變化,可以引導身體逐漸適應不同的環境,從而達到深度放松的效果。
躺椅采用鵝卵石墊、藤編席或羊毛毯等多元材質,配合池邊扶手的石材溫潤觸感,能夠讓皮膚在不同肌理中獲得豐富刺激。這種觸覺上的變化不僅能夠增加游客的舒適感,還能讓他們更加深入地體驗到自然的魅力。
冰島藍湖溫泉的硅膠躺椅模擬人體曲線,結合地熱帶來的微震感,為游客提供了獨特的觸覺體驗,讓他們仿佛與大地融為一體,實現觸覺層面的深度放松,進一步提升了游客在溫泉空間中的沉浸感和舒適感。

1. 自然光的動態運用
光線是空間情緒的塑造者,而自然光則是其中最具生命力的元素。在溫泉空間設計中,巧妙地引入自然光,能夠讓空間充滿生機與變化。通過天窗、鏤空隔斷或水面反射等方式,可以引入變幻的自然光線,讓游客感受到時間的流轉和自然的魅力。
清晨,第一縷陽光斜射進溫泉區,透過疏密有致的竹林,在地面上形成斑駁的投影,仿佛是大自然灑下的金色音符。午后,陽光變得強烈,此時霧面玻璃發揮了作用,它將強烈的光線柔化,變成漫射光,均勻地灑在溫泉池中,讓整個空間都籠罩在一片柔和的氛圍中。黃昏時分,余暉透過金屬屏風折射出暖金色的光斑,為溫泉區增添了一份溫馨與浪漫。
冰島ION冒險酒店在利用自然光方面值得借鑒。在極晝季節,這里擁有 24 小時不間斷的自然光。酒店通過安裝可調節遮陽板,巧妙地控制光線的強度和角度。清晨,陽光透過遮陽板的縫隙,灑在溫泉池上,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與池面的霧氣相互交融,營造出如夢如幻的晨霧氛圍。午后,將遮陽板調至合適的角度,讓柔和的光線灑在休息區,游客可以在這里愜意地享受陽光與寧靜。黃昏時,余暉透過遮陽板,將整個空間染成暖金色,仿佛置身于金色的童話世界。這種隨著日光流轉而呈現出的不同氛圍,讓游客深刻地感受到時間與自然的共生感,沉浸在獨特的光影魅力之中。


2. 人工光的層次營造
當夜幕降臨,人工光便成為了營造氛圍的主角。在夜間,溫泉區應采用低色溫暖光(2700K 以下)為主,這種暖光能夠營造出溫馨、舒適的氛圍,讓人感到放松和安心。
在湯池邊設置地燈,不僅可以勾勒出湯池的輪廓,還能為游客提供安全的照明。地燈的光線柔和,向上照射,與湯池中的熱氣相互交織,營造出一種朦朧的美感。休息區則以壁燈營造光暈,壁燈的光線不宜過強,應選擇柔和的燈光,讓游客在休息時能夠感受到寧靜與放松。同時,要避免直射眩光,以免影響游客的體驗。
日本 “星野界” 溫泉的 “月光浴” 場景,堪稱人工光營造氛圍的經典之作。以藍色漫射光模擬月色,燈光從上方灑下,映照在池面上,隨著漣漪的晃動,光影也隨之搖曳,仿佛是月光在水面上跳躍,創造出如臨幻境的夜間泡湯體驗。而在篝火區,跳躍的火光則提供了原始的視覺安撫。篝火的溫暖光芒照亮了周圍的環境,讓人感受到溫暖與安全。人類對溫暖光源有著本能的依賴,在篝火旁泡湯,不僅能夠放松身心,還能讓人感受到一種回歸自然的寧靜與愜意,滿足了游客對溫暖和安全感的需求。



1.地域文化符號的場景化表達
溫泉空間不只是物理意義上的休憩場所,更是文化傳承與精神寄托的載體。挖掘當地歷史傳說、民俗藝術或傳統工藝,并將其轉化為空間設計語言,能夠為游客帶來更加豐富和深刻的療愈體驗。
云南麗江的納西族溫泉度假村,便將東巴文化融入設計之中。度假村的石墻上刻有東巴文圖騰,這些神秘的象形文字訴說著納西族古老的故事。泡池的命名也源自納西族神話,如“玉龍靈泉”,將玉龍雪山的神圣與溫泉的滋養相結合,讓游客在泡湯的過程中,仿佛穿越時空,與納西族的歷史文化親密接觸。


意大利托斯卡納的溫泉酒店,則將本地的手工陶藝與葡萄酒桶陳列在公共區域,展示了當地獨特的手工藝文化和葡萄酒文化。酒店的裝飾細節中,融入了文藝復興時期的沐浴文化元素,如精美的壁畫、復古的雕塑等,讓游客在享受溫泉的同時,感受到濃郁的藝術氛圍和歷史底蘊。這些文化符號無需過多的文字解讀,卻能在游客的潛意識中傳遞文化歸屬感,讓療愈體驗超越了物理層面,成為一場精神層面的 “文化返鄉” 之旅。



溫泉設計的本質,是為身處都市喧囂中的人們打造一座心靈的避風港。通過自然的形態融合、空間的節奏引導、五感的細膩喚醒、光影的情緒塑造與文化的隱性滲透,溫泉空間不再僅僅是冰冷的建筑容器,而是被賦予了生命與靈魂,成為承載療愈能量的有機生命體。
當游客踏入這片熱氣氤氳的空間,時間仿佛悄然停滯。在自然的聲響中,他們能聽見內心深處的寧靜回響;在柔和的光影里,他們能尋得心靈的慰藉與安寧。此時,溫泉設計便完成了它的使命,為游客構筑起一個讓身心真正 “著陸” 的沉浸式自然療愈場。這不僅是對身體疲憊的舒緩,更是對心靈創傷的輕撫,讓每一位到訪者都能在此重獲新生,尋回內心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