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森溫泉設計院 發布時間:2023-11-20 閱讀量:0
在11月8日于倫敦剛剛落幕的2023年世界旅游交易會(WTM)上,WTM與全球領先的獨立經濟研究機構——牛津經濟研究院聯合發布了一份全新的2023年全球休閑旅游業報告。
今天,我們為讀者朋友獨家解讀這份新鮮出爐的報告。這份報告對全球休閑旅游板塊在2023年的復蘇狀況做了全面詳盡的概述,同時也分析了游客在后新冠時代的行為變化趨勢,并且對2024年以及10年后全球休閑旅游業的發展前景做了展望和預測。報告顯示,疫情后旅行成本的上漲并未澆滅全球游客的旅游消費熱情,全球休閑旅游市場在未來10年內的總體發展前景比較樂觀。

報告顯示,盡管全球旅游業當前面臨著包括通貨膨脹、利率上升、家庭預算緊縮在內的一系列經濟壓力,但仍然呈現出了強勁的反彈。2023年,全球的國際旅行人數預計超過12.6億人次,恢復到2019年時的86%。

圖1:2010-2022年間全球入境旅行人次(單位:百萬)
其中,休閑旅游板塊的復蘇比商務旅行更為強勁。2023年,全球休閑旅游總人次僅比2019年的巔峰下降了約10%,休閑旅游總人次占到全部旅行總人次的60%。
盡管全球旅游業整體上強勢復蘇,但是在各個區域之間的復蘇速度并不平衡。2023年國際旅游業復蘇最快、表現最耀眼的是中東地區,復蘇最慢的是亞太地區。

圖2:2019與2023年全球各區域的入境休閑旅游人次對比
除伊拉克外的其他中東國家在2023年的入境休閑旅游消費都超越了2019年時的水平。受益于當地一些大型活動的助推,中東地區在2023年接待的國際休閑游客人次預計比2019年上漲13%,入境休閑旅游消費額上漲了46%。其中,接待游客最多的前兩名是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分別比2019年上漲了66%和21%。這兩個國家都把發展旅游業當作一項國家戰略,在近幾年來大力投資旅游基礎設施。而旅游接待人次增長最快的國家是科威特,2023年的接待量比2019年增長了90%。

圖3:2019與2023年全球各區域的休閑入境旅游消費對比
除了耀眼的中東地區,歐洲是2023年接待入境休閑游客最多的地區,接待人次僅比2019年下降3%,但入境休閑消費額卻比2019年上升了19%。美洲在2023年接待的國際休閑游客人次比2019年下降4%,消費額達到了2019年時的98%,也算是基本恢復了元氣。
尚未從新冠大流行的打擊下恢復元氣的是非洲和亞太地區。非洲地區在2023年接待的入境休閑游客仍比2019年低13%,旅游消費額比2019年漲了3%。亞太地區在2023年接待的入境休閑游客比2019年下降了30%,旅游消費下降32%,目前仍落后于全球其他地區。
亞太地區復蘇最慢的原因是中國和日本這兩個亞太地區的重要目的地對旅行限制的解除時間比較晚,當地旅游業的產能恢復也要相應慢一些。中國在2023年之前對入境和出境旅行的持續限制對整個亞太地區的旅游產業產生了巨大影響。日本在2023年4月之前也實施入境旅行的配額制度。所以,亞太地區只有韓國和印度的旅游業復蘇最快,已經基本恢復到了2019年時的水平,而該地區最重要的入境旅游目的地——中國、泰國和日本在2023年的旅游消費額將低于2019年。
按照旅游人次統計,2023年全球入境旅游前10名的國家依次是法國、西班牙、土耳其、美國、希臘、泰國、意大利、日本、德國、奧地利。
前10名大多是歐洲國家。法國和西班牙遙遙領先,在2023年接待的國際游客都超過了7000萬人次。排在第3、4名的土耳其和美國都超過了4000萬人次。

圖4:2023年休閑入境旅游接待人次最多的前10名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10個國家中只有土耳其和希臘在2023年的國際游客接待量超過了2019年的水平。法國與2019年持平。土耳其上升了15%。土耳其的國際旅游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其貨幣嚴重貶值,從而極大地推動了其入境旅游消費的增長。兩個亞洲國家泰國和日本由于重要客源國中國對出境旅游的延遲開放,在2023年的國際游客接待量則比2019年減少了1/4還多。
2023年全球入境旅游接待人次增長最快的3個國家:沙特阿拉伯、阿爾巴尼亞、波蘭。
我們注意到,有些國家雖然入境休閑旅游業的起點低、游客人數少,但是增長的速度卻非常快。2023年,沙特阿拉伯、阿爾巴尼亞和波蘭成了全球入境休閑游客增長最快的前三名。其中,沙特阿拉伯把發展休閑旅游產業列入了他們的“2030年愿景”戰略。沙特在2023年接待的國際休閑游客人次比2019年增長了64%。東歐的阿爾巴尼亞以43%的增長率成了全歐洲休閑旅游復蘇最強勁的國家,同樣地處東歐的波蘭也收獲了35%的國際游客強勁增長。
另外,國際旅游與國內旅游的復蘇速度也不平衡,國內游在2023年顯示出替代效應。
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的國際旅游活動仍落后于國內旅游,國內旅游需求的復蘇在全球各個地區都表現得非常明顯。這是由于在新冠大流行期間的國際旅行受到嚴格限制,產生了國內游替代出境游的效應,這個效應目前仍在產生一定影響。
2023年,全球所有地區的國內旅游支出預計都將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在不少國家,國內旅游業比國際旅游業更為重要,尤其對于那些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且擁有大量有旅行支付能力的人口的國家,例如美國和中國。

圖5:2019與2023年全球各區域的國內休閑旅游消費對比
在全球各大區域,國內休閑游復蘇最搶眼的還是中東地區,與2019年相比消費額暴漲了176%。其次是美洲地區,比2019年的消費額上漲了31%。歐洲和非洲地區的2023年國內休閑旅游消費比2019年分別上漲了16%和13%。亞太地區恢復到了2019年水平的99%,也算基本復蘇了。
在亞太地區,國內旅游替代國際旅游的效應表現最明顯的國家是澳大利亞,2023年的國內休閑旅游消費預計比2019年上漲24%。放眼整個亞太地區,國內休閑旅游在2023年尚未完全恢復的兩個例外是中國和日本。中國在2023年的國內休閑旅游消費恢復到了2019年的93%。日本只恢復到了82%,是亞太地區主要國家中復蘇程度最低的。
盡管全球旅游業在2023年呈現出了強勁的反彈,但行業發展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首當其沖的困難便是旅行費用的全面上漲。
2022-2023年的全球經濟形勢并不樂觀。燃料和運輸價格上漲、俄烏戰爭造成的成本上漲,這些都給航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使其不得不提高機票價格將額外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同時,許多國家的個人可支配收入這幾年也縮減了。歐盟統計局最新公布的通脹數據顯示,2023年歐洲各地的航班費用上漲了36%,住宿價格上漲了23%,包價旅游產品的價格上漲了22%。

圖6:2015年-2023年間航空燃油價格與裂解價差對比
不過,就目前的情況看,旅行成本的上升尚未嚴重阻礙旅游經濟的增長,游客們似乎可以接受為旅行支付更高的價格。
為了詳細了解當前旅游業在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困難,牛津經濟研究院做了一份面向旅游業內人士的調研。調研結果顯示:
59%的受訪者認為運營成本上漲是當前經營面臨的最大困難,57%的受訪者認為人手短缺、招聘并留住員工是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難。這兩項是被受訪者提到最多的。美國勞工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在2019年招聘一個新人到崗的時間約為3.5周,而在2023年需要超過5周的時間。
此外,關于在旅游經營中面臨的困難,還有54%的受訪者選擇了住宿費用上漲,48%的受訪者選擇機票費用上漲。調查結果顯示,在大流行結束后世界各地普遍出現了報復性旅游的趨勢,這可能造成了旅行成本上漲并沒有給旅游業拉后腿的假象。
另外,還有37%的受訪者認為政府的政策和法規給旅游經營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例如嚴苛的簽證政策、向游客開征的旅游稅等。還有33%的受訪者認為游客的支出下降是目前面臨的最大困難。
當然了,機遇和挑戰總是共存的。盡管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上的一些因素打擊了旅游消費的信心,但科技的進步、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長、消費者的新需求、人口與社會的變遷仍為促進全球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許多旅游企業正在利用科技手段來解決員工短缺的問題。
對于當前旅游業的發展機遇,牛津經濟研究院在今年第三季度也同樣做了一份調研。調研結果顯示:
55%的受訪者認為對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產品進行改善提升非常重要,旅游目的地需要有新的需求催化劑。
54%的受訪者認為舉辦節慶賽事和休閑娛樂活動對旅游經濟有很大助力,例如音樂節、世界杯等文體活動。最近兩年全球重大的文化和體育賽事已經強勢恢復,給游客帶來了獨特難忘的旅游體驗,也為舉辦這些賽事和娛樂活動的目的地提供了發展機遇。
53%的受訪者表示,商務休閑旅行(Bleisure travel)與工作度假(workcations)的日益流行給旅游業提供了很大機會。與新冠大流行之前相比,員工的辦公場所選擇現在更靈活了。有不少旅游目的地為了應對這一趨勢已經給自己重新做了戰略定位,例如一些加勒比海島把自己定位為在家辦公的理想地點。
38%的受訪者認為旅行企業提供更實惠、更物有所值的服務將會對行業發展有很大幫助。例如許多航空公司多年來一直采取的優先登機額外收費和收取額外行李費的方法,就是在保持價格競爭力的同時又能增加額外收入,同時也滿足了部分消費者的額外需求。
此外,還有36%的受訪者認為便捷的交通條件對促進旅游業非常重要,34%的受訪者認為政府對旅游業的支持性政策非常重要。
這場新冠大流行對于全球游客的心態和行為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在過去的四年間,世界各地的游客出現了兩個明顯的行為改變。
從出境旅游轉向國內旅游
由于國際旅行在新冠大流行期間受到嚴格的限制,國內旅游獲得了空前的發展機遇,成了國際旅游的替代品。在大流行結束后,盡管國際旅游已經恢復,但國內旅游仍然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目前,世界各地的國內旅游在旅游總需求中的占比仍然較高,替代國際旅游的趨勢仍舊存在。
從城市目的地轉向人煙稀少的自然風景目的地
最初,人們是為了避免感染新冠而在旅行時主動避開人口稠密的地區,因而對于旅游目的地有了更多的選擇。親近自然、擁抱自然的旅行方式越來越受到游客的青睞。例如,中國游客在傳統上更偏愛零售業發達的旅游目的地,但這場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他們的旅行喜好,讓中國游客也變得喜歡能親近自然風景的目的地了。
從快節奏旅行轉向慢旅行
我們預計慢旅行也將成為全球旅游業的一個發展趨勢。慢旅行就是出行的頻次較低、而每次旅行的時間較長。據EHL Insights預測,慢旅行將受到越來越多的游客的青睞,成為傳統度假方式的替代品。另外,我們還觀察到獨特的、真實的、個性化的、沉浸式的旅行體驗和一些大膽而創新性的旅游產品也越來越受到游客們的喜愛。
旅游方式出現兩極分化:輕奢旅游vs廉價旅游
與新冠大流行之前相比,全面上漲的機票價格和全世界對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關注也可能會改變過去的傳統旅行方式,可能會加劇旅游的兩極分化現象。
豪華旅游板塊不受經濟衰退的影響,在疫情剛剛結束時蓬勃發展。追求新穎獨特的旅游體驗、享受一把“可以負擔得起的輕奢旅游”目前已經成了游客的一個行為趨勢。輕奢旅游也成了旅游業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在經歷過這場大流行之后,不少人進行了報復性的旅游消費,愿意花更高的費用以提升旅行體驗。然而,另一方面,低收入群體由于在疫情后收入下降將會選擇更加低廉的旅行方式,或者干脆取消旅行計劃。
盡管當前的全球GDP增長呈疲軟態勢,許多國家采取了緊縮的貨幣政策,但是全球休閑旅游業在2024年的市場前景仍然樂觀。自從各國的旅行限制政策被撤銷后,世界各地消費者在家庭費用的支出上普遍表現出了優先考慮旅游花費的傾向。一部分家庭仍有大量的超額儲蓄在手,因此我們預測2024年仍有旅游需求的大量釋放空間。總之,我們預測2024年全球有不少家庭仍然會在家庭費用支出上優先考慮旅游花費。
在2024年,休閑游客對于目的地的選擇將會更加多樣化。因此,大多數旅游目的地在2024年都存在保持增長的很大可能。不過,預計2024年的全球休閑旅游的增長速度會低于2023年。這倒不是因為經濟疲軟造成的,只是消費需求回到了疫情之前的正常增長速水平,不具有2023年的“報復性”了。
按照旅游消費計算,2024年預計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入境休閑旅游目的地。這標志著中國的入境旅游在經歷了疫情后將迎來期待已久的復蘇。預計土耳其成為全球入境旅游增長最快的國家。
從旅游消費計算,2024年預計全球入境休閑旅游前10名國家依次是:中國、美國、西班牙、土耳其、法國、泰國、意大利、沙特阿拉伯、德國、墨西哥。

2024年全球前10位入境休閑旅游目的地的消費預測以及與2019年的對比(貨幣:美元,單位:十億)
在2018年之前的20多年里,美國始終保持著全球入境休閑旅游消費榜首的位置,在2019年被中國超越。不過,如果從入境休閑游客的人次看,美國、西班牙、法國將排在中國前面。從入境休閑旅游需求的增長速度看,土耳其預計會是2024年全球增長第一名的國家,將比2019年上漲13%。與2019年相比,2024年全球入境休閑旅游增長最快的國家預計還有:西班牙(10%)、法國(7%)、沙特阿拉伯(7%)。
讓我們重點關注一下亞太地區的情況。按照旅游消費計算,2024年亞太地區的入境休閑旅游前10名目的地預計是:中國、泰國、印度、日本、中國澳門、中國香港、韓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新加坡。
亞太地區在2024年入境休閑旅游增長預計最快的前3個國家是:印度、韓國、新加坡。

圖2:2024年亞太地區前10名入境休閑旅游目的地的消費預測以及與2019年的對比(貨幣:美元,單位:十億)
2024年全球國內休閑旅游市場前景預測:美國和中國位居前兩名
預計2024年全球國內休閑旅游消費最高的是美國,將比2019年增長29%。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國,預計比2019年增長16%。
按照旅游消費計算,預計2024年全球國內休閑旅游排在前10位的國家依次是:美國、中國、德國、墨西哥、印度、英國、日本、法國、意大利、巴西。

圖3:2024年全球前10名國內休閑旅游目的地的消費預測以及與2019年的對比(貨幣:美元,單位:十億)
在這份報告中,我們還注意到亞洲有一些新興市場正在迎來出境旅游的顯著增長,例如印度、印尼。這些新興市場的出境旅游需求將會讓亞洲地區的旅游業整體受益,例如中國的中產階級消費者持續增長的旅行需求帶動了泰國和日本的旅游業的強勁增長。
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中國目前可能已經達到了人口頂峰。同時,中國的老齡化社會正在日益加深。由于中國先前實施的獨生子女政策,中國的老年人口比例目前已經相對較高,而且還在繼續升高。人口的老齡化對于休閑旅游產業其實是有利的。
在未來十年里,印度人口預計會有驚人的增長,很快就會躍居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然而,中國的居民平均收入要比印度高得多。到2033年,預計中國將會有超過6000萬個家庭有支付旅游花費的能力。也就是說,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口將會進入到“旅行階層”。旅行階層是指家庭收入足以支付用于休閑旅行的自由支配費用的人群。
預計在十年之后,中國的旅行階層人口會翻一番,但這只占中國總人口的很小一部分,約為2.3%。這也凸顯了中國旅游業在未來的巨大增長潛力。印度和另一個亞洲人口大國印度尼西亞也存在著類似的增長機會。
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中產階級旅游人口的增長速度預計會高于中國。中國的復合年增長率預計是8%,而印度預計是13%,印度尼西亞預計是10%。不過,印度的旅行階層人口仍然要比中國低得多,所以在未來十年內不可能取代中國的出境游客源國地位。
此外,旅行階層的人口數量和年齡結構上的變化顯然會給旅游產業帶來深遠的影響。例如,印度尼西亞的旅行階層的擴大將會導致宗教旅游板塊的增長。目前,印尼的大量出境游客前往麥加進行伊斯蘭朝圣,印尼的出境旅游業因此出現了明顯的宗教旅游傾向。
而旅行人口的老齡化也必然會影響旅游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目前,全球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約占總人口的10%,這個數字預計到2033年會變成13%。老年人向來是休閑旅游的主力消費群體。隨著年齡的變化,游客尋求的休閑度假方式必然也會發生改變,例如慢節奏的郵輪旅行一直受到老年游客的特別青睞。隨著中國旅行階層人口的逐漸老齡化,我們可以推斷未來中國的郵輪旅游需求也會相應增加。
可以預見的是,全球休閑旅游業的長期發展勢頭較為樂觀。休閑旅游板塊預計在未來十年內都將是旅游產業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增長動力。
在2013年時,全球休閑旅游的總支出大約占到全部居民消費支出的8.5%,2019年上升到9.5%,到2033年預計會上升到10.5%。2033年,預計全球休閑旅游的消費額會比2019年至少翻一番。其中,亞太市場特別是中國將會體現得尤為突出,這與該地區居民收入的增加、中產階級家庭數量的增加有關。
按照消費額計算,在十年后的2033年,預計全球前10名出境休閑旅游客源國依次是:中國、美國、德國、英國、俄羅斯、加拿大、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瑞士。

2024年與2033年全球前10位出境旅游國家的消費預測對比(貨幣:美元,單位:十億)
不出意外的話,中國出境旅游市場的增長速度將超過其他主要國家。同時,有能力支付旅游費用的中國家庭屆時也會大量增加,因此中國對于大多數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自不必說。預計到2033年,中國的出境旅游消費可能達到美國的兩倍左右。不過,這一預計增長也要取決于必要的交通條件和基礎設施建設。另外,中國國內旅游市場的發展也必然會加劇目的地之間競爭,使更多的消費者選擇留在國內度假。
預計另一大重要客源國美國在未來十年里有能力支付旅行費用的家庭會增加800萬戶,其中高收入家庭占了多數,這對于豪華旅游板塊的發展非常有利。
在展望了十年之后的全球出境旅游市場后,我們再來分析預測一下入境旅游的市場前景。按照旅游人次計算,到2033年預計全球前10名入境休閑旅游目的地依次是:中國、美國、西班牙、泰國、土耳其、法國、意大利、印度、沙特阿拉伯、日本。

2024年與2033年全球前10位入境旅游目的地的消費預測對比(貨幣:美元,單位:十億)
中國的出境旅游和國內旅游的繁榮將會極大地帶動中國入境旅游業的增長。為滿足中國人快速增長的出境需求而增加的國際航班運力也會讓中國的入境旅游從中受益。另外,中國為了耕耘國內游市場而投資開發的基礎設施和景點也將吸引外國游客訪華。
美國將繼續保持全球第二大入境旅游目的地的地位。泰國預計到2033年將超越法國和土耳其,變成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國。日本的入境旅游將受益于以中國游客為主的亞太地區,從而也獲得持續性增長。沙特阿拉伯國際旅游業的飛升則是由于他們對旅游業進行的持續大力投資。
按照消費額計算,我們把2033年全球每個區域的預計入境休閑旅游前5名國家以及各自的增長率預測羅列如下:
亞太:中國(158%)、泰國(178%)、印度(133%)、日本(80%)、馬來西亞(192%)
歐洲:西班牙(74%)、土耳其(80%)、法國(72%)、意大利(77%)、葡萄牙(99%)
中東:沙特阿拉伯(74%)、阿聯酋(64%)、以色列(90%)、約旦(104%)、卡塔爾(125%)
美洲:美國(82%)、墨西哥(80%)、加拿大(71%)、多米尼加(68%)、古巴(103%)
非洲:埃及(147%)、摩洛哥(81%)、南非(143%)、突尼斯(105%)、毛里求斯(73%)
(來源:環球旅訊)